现金收购 货到款清
全国咨询热线:13802410277

了解毛织产业的发展情况,才能更好的谋划毛织产业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2-03-30 21:19:45 人气:894 来源:


了解毛织产业的发展情况,才能更好的谋划毛织产业的未来

  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加弹、整经、织布、印染、整理,产业链不断拉长与完善,形成集聚效应。截至目前,已有16家纺织产业上下游企业落户陈集镇纺织园。


  在一期260亩的基础上,纺织园二期规划140亩,吸引了4个智能化程度更高、产品附加值更大的高端纺织项目落户,年内即将实质性开工建设,园区亩均效益有望提升一倍。


  “两期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开票销售额可达到40亿元。”郭威透露,三期项目正在跟踪洽谈中,已有9家纺织企业初步达成投资意向。


  一栋楼暖了一群企业家


  陈集镇政府办公大楼斜对面,有一栋三层小楼,企业服务项目代办窗口、纺织企业贸易结算中心已经入驻,楼上还配备了会议、住宿、餐饮、健身等配套设施,有人称之为“企业家保姆楼”。


  落户陈集的企业,只要有需求,一个电话或者微信,项目代办员第一时间上门,从企业前期注册、项目立项,到施工手续办理、不动产权证办结,以及投产运营后人才招聘、项目申报等,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


  负责大楼运营与管理的邹海宏,是扬州市、仪征市两级“招商大使”,也是陈集特聘“招商专员”,他说:“地理位置这么好的一栋楼,政府免收租金,我们一定要用好这个平台载体,服务好企业与企业家。”


  为方便纺织企业贸易往来结算,大楼提供服务结算平台;针对企业融资难题,大楼引进常熟农商行开设网点;外来企业家考察调研,大楼提供谈判交流与食宿配套服务……


  “你需要,我来办”。一栋楼,暖了一群企业家,也成了陈集营商环境的“招牌”。


  早在10多年前,陈集党委政府班子全体成员曾经个人贷款,帮助辖区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题。陈集亲商安商的好传统,积淀成产业集聚的“强磁场”效应。


  随后,座谈会上,林源泉介绍了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有关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为大朗毛织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郭怀晋指出,毛织产业作为大朗的标志性产业,要坚持打造大朗毛织区域品牌,突出优势,发挥重点,深度谋划大朗毛织产业发展之路。


  郭怀晋强调,要以重点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扶持打造龙头企业、明星企业品牌,深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运用的主体;要强化服务保障,与相关行业协会、毛织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所需所困,积极主动排忧解难,助推大朗毛织产业发展;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管理要求,坚决守牢安全生产的红线和底线,牢固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安全发展理念,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在毛一商贸街,郭怀晋一行详细了解了毛一商贸街的基本情况,并与毛织商户亲切交流,认真聆听商户反馈,详细了解商户经营模式。


  在大朗毛织贸易中心,郭怀晋一行还参观了卓为德绒展厅和大朗毛织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据悉,大朗毛织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以“大朗产业发布厅+产业展厅+服务中心”打造一个符合大朗产业特色的展示服务平台,建立一个“大朗织界”与“毛织世界”窗口形象,实现大朗毛织产业的对外整体形象升级,更好发挥行业发声引领带头作用,推动“大朗毛织”成为时尚与品质兼具的产业区域性品牌。


  坚持打造大朗毛织区域品牌提到陈集纺织业的兴起,大家不约而同想起一位家乡人——刘本高。


  早年,刘本高和陈集多数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他先后在扬州干过印染工艺员、在海宁一家毛绒企业担任过生产部经理。2007年,他在常熟创办康丰纺织有限公司,凭着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将企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2018年春节,陈集向在外乡贤发出返乡创业的邀请,历经十年创业积累,刘本高正想扩大生产规模。当年5月,他回家乡考察,项目签约落户,政府在政策、资金、土地、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2020年1月,刘本高投资1.2亿元的康诺纺织顺利投产,主要生产纺织面料,年产量约8000吨,当年产值达1.5亿元。


  企业从注册落户到建设投产,政府安排专人跑腿帮办各种手续、证照,委派工作专班提供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员工招聘等“一条龙”服务。


  刘本高的合作伙伴、原丝材料供应商邹海宏,一来二往对陈集的营商环境心生好感,在陈集创建扬州天弘益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802410277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3802410277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