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回收出口服装库存,山东,福建收购外贸服装尾货: 1-11月,广东服装出口总额居第一位,同比增长35.8%,高于全国平均增幅。浙江和江苏分别增长21.9%和15.6%,低于全国平均增幅。山东、福建分别增长35%和43.8%,高于全国平均增幅。在中西部省市中,山西、宁夏、四川和西藏增幅均超过100%,湖北、广西、北京、河南、重庆、甘肃出口同比下降。
l 柬埔寨服装产量逐渐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疫情严重时期,柬埔寨制衣商会等多家商会曾发表联合声明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已有约400家制衣以及旅行用品企业停产,波及约15万工人。随着柬埔寨疫情得到控制,截至目前,很多制衣厂生产已经完全恢复至疫前水平。
1、监测方法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景气指数”由“管理者指数”及“商户指数”两部分构成。采用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服装、面料、家纺及小商品等不同经营品类的市场和商户,分别填报管理者景气指数调查问卷及商户景气指数调查问卷。
2、监测样本
管理者景气样本由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北京天雅女装大厦、江苏叠石桥家纺市场、上海新七浦服装市场、辽宁西柳服装市场等32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组成。商户景气样本由涛涛服饰、木子草屋、瑞丽韩诗、哲迪服饰等150余家商户组成。
3、监测周期
景气监测周期以月度为单位,每月月底报送,次月月初对外发布。
4、指数构成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景气指数”中,“管理者指数”由本期管理者景气指数、下期管理者景气指数、本期经营环境指数、下期经营环境指数四个一级指数构成;“本期管理者景气指数”由经营总额指数、物流发货量指数、客流量指数、开门率指数、租金指数、电商销售指数六个二级指数构成。
“商户指数”由本期商户景气指数、下期商户景气指数、本期经营环境指数、下期经营环境指数四个一级指数构成;“本期商户景气指数”由销量指数、平均售价指数、盈利指数、综合成本费用指数、库存指数、电商销售指数六个二级指数构成。
二数据分析
1、市场经营总额、客流量指数整体下降
12月份,选择市场经营总额增加的比例为19.35%,比11月下降35.49个百分点;选择市场客流量增加的比例为19.35%,比11月下降32.26个百分点;市场经营总额指数、客流量指数整体下降。
2、商户销售总量、盈利指数整体下降
12月份,选择商户销售总量增加的比例为20.41%,比11月下降17.26个百分点;选择商户盈利增加的比例为20.41%,比11月下降16.58个百分点;商户销售总量指数、盈利指数整体下降。
三预判指数下降
数据显示,管理者方面,下期管理者景气指数为49.68,比11月的52.58下降2.90个百分点;下期经营环境指数为49.35,与11月的50.97下降1.62个百分点。商户方面,下期商户景气指数为49.66,比11月的51.37下降1.71个百分点;下期经营环境指数为49.66,比11月的51.37下降1.71个百分点。
l 美国服装市场零售创新高,欧盟、日本市场复苏缓慢。
2021年美国服装零售创出新高,比疫情前增长10%以上。1-10月服装进口比疫情前增长6%左右。但预计受通胀、刺激政策影响消退和超前消费等因素影响,2022年美国市场服装消费后劲不足,尤其是今年仅11月服装价格就上涨5%,涨价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加大,服装需求大概率低于2021年,但仍可能高于疫情前。
2021年欧盟消费复苏缓慢,仍未恢复到疫情前,今年三季度以来复苏加快,恢复至疫情前九成左右。Inditex、H&M等服装巨头业绩已超过2019年同期。1-10月欧盟进口服装比疫情前仍低2%左右,预计2022年有望继续向2019年回归。
2021年日本消费市场复苏停滞,1-10月销售仅为2019年同期的75%左右,甚至略低于2020年。1-10月服装进口仍比2019年同期下降18%,预计2022年完全恢复至疫情前规模的可能性偏低。
l 日本服装业“回乡潮”,部分生产线计划迁回本土。据日本媒体报道,在全球供应链危机持续影响之下,日本WORLD、TSI控股等服装企业计划将其在中国以及越南的部分生产转移回国内,在3-5年内将本土的生产比例从目前的10-20%提高至30%-50%。广东回收出口服装库存,山东,福建收购外贸服装尾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