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1 17:23:07 人气:928 来源:
库存男装尾货回收:什么是订单回流,对工厂影响大吗?“订单回流这个事情,对我们这类‘小而精’的工厂影响是不大的。纺织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于人工成本的敏感度非常高,订单回流主要是给那些能大批量接单,且没有什么附加值的、低端大批量生产的代工厂们带去机会。但是,就算去年订单回来了一部分,那随着东南亚国家疫情趋于稳定,这部分订单逐步转去东南亚是必然的趋势。那咱们为了这部分订单去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人,疫情过后,海外供应链产区调整,怎么处理多出来的产能?”在于建林看来,一旦东南亚国家生产能力恢复,国内生产成本优势降低,订单转移和全球供应链重塑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企业不能为眼前增加的一些回流订单而盲目扩张产能。
“去年到今年,对我们的来说,首先考虑的是活下去,先少赚、不赚,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效能,我们仍需打磨技术、工艺和流程,弥补在技术上面的不足。产能方面,我们去年曾经在东南亚诸如越南、缅甸等地考察过,等今年疫情稍微稳定些,我们几个创始人初步有在海外设厂的打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企业能及时发现和寻找到更优质的供应链,服务好客户的同时能够抓取到更适合我们的利润点,让企业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于建林说。
在于建林看来,东南亚和印度向欧美、日本出口成衣可以享受特殊免税政策,相较之下利润可增加10%以上,另外,人工等因素也决定着生产成本整体会更低于国内,个别产品综合下来成本甚至会是国内的五分之一。
回流也好,转移也好,优化也罢,退出也罢。面对整个产业链的变局,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将走向何方?
还有“回流”大单吗?有企业“谨慎乐观”
2021年,不少商户向记者表示“订单确实有回流”,“询价和拿货的数量都增加,甚至有部分成衣制造企业的订单排到了2022年”。
安徽省最大的服装进出口公司——安徽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事业部负责人唐克表示,公司在2021年5月接到一笔价值超3000万美元的大单,是给过去曾经小单子合作过的美国针织服装类客户生产一批基本款服装。
2021年,受疫情冲击,东南亚地区的工厂无法生产交付这批货,在订单取消后,订单就从印尼、越南转移过来,为此,该公司还成立了“开发事业部”专门对接这笔订单。
“从去年6月份开始紧锣密鼓地搞生产,到10月份开始海运出货,目前这笔订单我们已经完成了80%左右,剩下的20%也将在今年4月份全部要出货。”
唐克表示,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相比,中国纺织企业无论是设计还是设备均有明显优势,并不仅仅只是价格优势,中国企业配合完成订单服务的周期更短,且国内供应链比较全,而东南亚国家的产业链没有中国齐全,很多原料、面料还要从中国采购。
“比如有些批次的货,中国可能机器一开,工人成熟,技术熟练,一天就给干完活儿,但到了东南亚国家,可能他们需要一个星期搞完,速度效率上,我们能让客户更放心些,来自欧美的大单签约正是建立在前期固有合作互信的基础上,才从海外转移到国内。”唐克说。
来自安徽的涤纶面料生产企业负责人胡旺财表示,公司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偏薄一些的涤纶布料,客户是ZARA这样的工厂直接采购,从整个2021年的订单增长情况来看,面料出口实现了20%增长。“即便是在疫情之前,这种增长表现也是不错的,海外订单回流应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那2022年公司是否还能再接到这些回流订单?唐克对此表示“谨慎乐观态度”。
“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据我们圈子周围问到的面料厂,他们说目前面料已经有不少往东南亚发了,回流现象可能没有2021年那么明显。目前我们和这个客户在来回意向洽谈中,目标是争取再拿下这个客户5000万美元的订单,合作是建立在前期铺垫的基础上的。”唐克表示。
订单回流难惠及?有公司去年利润率近十年最低
纺织服装出口市场充满变数,在疫情中求生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或许体会更深。
2021年以来,服装上游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盈利难成为摆在中小企业面前最大的课题,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的现实困境。
今年是兵团棉花提质增效年,团农发中心非常重视棉花种植技术服务,从查处非法农资到全天候检查播种质量,工作人员齐上阵。4月8日到20日,大部分棉花播种将完成。”
同一时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三〇团棉花播种工作在10个农业连队同时展开,拉开2022年棉花播种大会战序幕。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兵团南疆各师市在棉花播种过程中更多地采用了“干播湿出”种植技术。这项技术被称为“膜下滴水蓄墒”,即上一年收获的棉田不再进行春冬灌,来年耕种时直接平整土地、铺膜播种,待地温上升到适宜棉花出苗时,开始利用提前安装好的地面管和滴灌带膜下滴水,来实现“干土播种湿苗出土”。
“这项种植技术在北疆广泛使用,我们经过两年实验才在今年大面积推广。”三〇团十连党支部书记张建军说,“干播湿出”一方面让土地不用冬春灌,节省了浇水等费用,另一方面膜下滴灌精准度高,能够将出苗率从80%提高到90%,为棉花增收奠定了基础。
随着南疆种棉土壤持续得到改善,联合播种机进一步普及使用,“干播湿出”技术今年开始在南疆地区大面积推广,总面积接近100万亩。
中央加大新疆特色产业扶持政策力度,将支持纺织服装产业有关优惠政策执行期延长至2023年并将优惠范围扩大至其他有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让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有更加长足的动力。今年新疆意向植棉面积为3639万亩,预计户均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加3.18%。
“我们分布在国内的四个工厂总订单额加一起,实际去年达成比初始保守预估上涨40%,和2020年同期比实际上涨10%,主要得益于新客户群体的开拓和品类的扩充。因我们起订量少、操作流程交期快,且对供应链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公司算是目前国内运动比赛服装类行业工厂中,比较有高附加值的服装加工生产企业。”